2022年8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内蒙古根河组织开展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2022年度公益飞行暨内蒙根河综合科学试验。参加本次公益飞行试验的单位包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根河市委、根河市政府、黑龙江工程学院等。
此次公益飞行试验是面向典型森林-草原景观的采用星-机-地多尺度、多模态综合科学试验,数据将有效支撑精细化分类、草原沙化研究、作物长势分析、森林蓄积量估测、病虫害监测等林草环境科学研究。同时,试验成果也可用于多模态信息融合、地表典型要素高精度提取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通过在新舟60遥感飞机上集成高分辨率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含Ku和P波段干涉SAR)、多波段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含P、C、Ku三个波段)、高分辨率线阵航空数码相机、三维激光雷达和CAF-LiTCHy系统5型设备,可实现多光谱、高光谱、激光、中长波红外、P波段SAR、C波段SAR、Ku波段SAR等多模态数据同时空获取,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特点。
8月17日,空天院张兵副院长到达现场指导工作,看望了参与本次飞行试验的同志,与林科院李增元研究员、西南大学马明国教授以及空天院九部、二室科研人员等进行了飞行任务技术研讨,走访了地面试验现场并进行野外调查指导。
截至8月底,已完成15个架次62小时的飞行,原始数据量达到45TB,正在进行高分辨率线阵航空数码相机、机载三维激光雷达和CAF-LiTCHy系统数据获取工作。
本着“开放共享,合作创新”的理念,为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势,特别是航空综合遥感平台多模态遥感协同观测优势,公益飞行成果将面向社会共享,为我国遥感载荷研制、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发展提供高价值数据。
飞行现场
技术研讨
野外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