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东经120度子午线,北起漠河,经北京、武汉,南至海南并延伸到南极中山站;沿北纬30度纬度线,东起上海、经武汉、成都、西至拉萨——15个监测台站里,布局了95台光学、无线电、地磁等地基观测设备和探空火箭发射基地,组成一个以链为主、链网结合的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网络,这就是“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
国家总投资1.67亿元的子午工程,是我国空间环境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我国“十一五”时期首个启动并建成的大科学装置建设项目。“它可为各类用户提供完整、连续、可靠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数据,同时,也为我国的航天、通信和导航以及空间安全保驾护航。”子午工程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副主任王赤说。
精诚奉献
这个庞大的分布式工程,凝聚了很多科技工作者的艰辛付出。
在最北端的漠河观测台站,即使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下,电离层监测设备也要照开不误,站长李来顺等野外观测人员就在没有暖气的小屋里坚持操作。
子午工程办公室原副主任袁庆智为建设甚高频(VHF)雷达基地和探空火箭发射基地的准备工作,在海南西北部的富克镇整整待了一年,回北京后,同事们都认不出变得又黑又瘦的他。
为了让大个子的VHF雷达顺利落户海南站,项目组负责人阎敬业领着技术人员在夏天最热的月份进驻台站,两条凳子就是一张床,一包泡面就是一顿饭,克服常停电、没空调等困难,每天工作到半夜,经过40多天的奋战,如期完成架设任务。
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事实上,因为用于观测的光学设备、无线电设备需远离城市灯光和各种电磁信号的干扰,子午工程所有的野外站点,不是建在人迹罕至的山顶,就是埋在阴冷潮湿的地下。那里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每一个在野外台站工作过的人都吃足了各种意料不到的苦头,却从未向困难低头。
精诚奉献精神已经深入每一个工程建设者的骨髓。为了子午工程,许多人放弃了自己的假期,一些人错过了孩子的降生……然而,所有的辛苦和委屈,在科学数据闪耀于屏幕的那一刻,全都变成了喜悦和自豪。
追求卓越
奉献的动力源于对卓越的追求。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缺乏相应的仪器设备,中国空间科学家只能使用国外共享的二手数据从事分析研究。但由于近地空间环境与地域特征的关系十分紧密,能否拿到第一手的观测数据、是否具有自主研发观测设备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在空间科学界赢得足够的话语权。
子午工程带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
中科院研究员徐寄遥原本是理论中高层大气物理学家,过去只能坐在实验室里分析国外数据。子午工程建设时,他带着自己的团队第一次在北京和海南组织安装全天空气辉成像仪等中高层大气光学观察仪器,历经辛苦取得了自主观测数据,站点试运行时就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文章,这是国际上第一篇论述中国北方上空重力波特性的论文。“在野外工作中,我学到了许多在实验室里没有机会接触的技能。”徐寄遥说,“近10年,我国在中高层大气研究方面进步很快,正逐渐逼近国际先进水平,这得益于我国仪器研制的成果和子午工程等的带动。”
在科研团队的努力下,部分自研设备的性能位居国际先进行列,不同类别的高质量观测数据相互配合,使得子午工程地基观测的综合性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子午工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多地点和多手段两个方面。以前的大科学工程多在一地,子午工程则是分布式大科学平台;以前的观测多采取某一种手段观测某一个层面的空间天气,子午工程是多种科学观测手段的集合,可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千米至30千米以上到几百千米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中的地磁场、电场等参数。”子午工程总工程师王赤说。
勇于创新
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勇于创新的精神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
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多种设备,按科学目标集成为统一的研究平台,本身就是国际领先、没有前例的创新工作。而在这个大平台的某些节点上,子午工程也部署了许多国际领先的观测设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吕达仁率队安装的MST雷达就是其中一例。“我们设计的MST雷达第一次采用数字阵列技术,其性能大大优于国际上已有的MST雷达。”吕达仁说。
不仅如此,在子午工程建设过程中,科研人员边建边用,顺利开展了数据应用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学成果。去年9月至11月,子午工程探测数据开展的空间天气预报、现报及警报工作,就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成功发射保驾护航提供了高时间分辨率的空间环境数据支撑。
创新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管理。
子午工程项目建设工程经理部总经理吴季,项目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助理张晓曦,都是曾经的航天人,他们借鉴航天系统的工程管理经验加以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矩阵式管理机制。张晓曦说,子午工程灵活运用管理、技术两条线,一方面在各单位设立子午工程领导小组,调度和统筹共建单位各自负责的野外台站;另一方面,通过布局空间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与通信系统、研究与预报系统三大系统,从技术线协调各分系统、乃至每一台仪器设备的运行。
海纳百川
子午工程因其最广阔的地域跨度、最多的观测设备、最复杂的技术要求,以及目前国际上最全面的物理参数,在世界空间科学领域独树一帜。这样的技术特色也决定了工程建设团队必须拥有海纳百川的精神。
分属7个部委的12家参建单位中,有科研院所、大学、政府职能部门,仅中科院参建的5家单位,就涉及战略高技术、资源环境和基础研究三大领域。他们不但各有分工,其各自的管理方法、工作流程、考核标准也不尽相同;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研究的人员之间,工作规范、文化理念等也大相径庭。
为了让整个子午工程团队有统一“语言”,张晓曦曾带着她的队伍,花了3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拿出一份厚达60多页的《子午工程实施及管理计划》,涵盖了从组织机构、工程计划、测试计划,到管理要点及技术规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要让规模如此巨大的一项工程顺利开展下去,就必须让大家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张晓曦说,“而要让大家学会使用这种‘语言’,就只有一个办法,沟通,反复地沟通。”
一群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因为子午工程走到一起,最终磨合成了一支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工程建设队伍,形成了“海纳百川、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精诚奉献”的子午精神。
作为国际上南北跨度最大、综合性最强的监测链,子午工程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2010年,美国《空间天气》杂志曾特别刊发介绍子午工程的封面文章(文章简介链接),盛赞它是一个“雄心勃勃、影响深远、令人震撼”的大科学项目。
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只是一个开始。如今,子午工程的建设者们正在谋划以子午工程为核心部分、更为宏伟的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该计划以子午工程为依托,与东经120度沿线的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以及西经60度附近加拿大、美国、南美等有关国家的空间环境监测台站联网,初步建成环绕地球一周的、完整的空间环境监测子午圈。在新一轮的国际空间研究合作中,子午精神将进一步深化和发扬光大。
http://www.nssc.cas.cn/xwzx/cmsm/201204/t20120409_355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