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2005年1月,李德铢从丽江玉龙雪山匆匆下山,还来不及放下挽起的裤脚、掸去衣服和鞋子上的泥土,就站到“中英合作共建丽江高山植物园挂牌仪式”的主席台上发言。
那时,他已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这么多年来,如何平衡科研与管理一直是他的“哥德巴赫猜想”难题。他希望有更多时间去做研究,自认为不是一个好所长,却自信是一个好的学者。
他,一直站着接受采访
6月初,省科技厅组织对2013年度云南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时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的李德铢研究员进行采访。
早上,在植物所的一间会议室里,记者再次见到了李德铢。以前采访时见过几次,但都没有主动递名片。他身材偏瘦,有点文人的那种雅儒风范。
由于要播放幻灯片,他的座位刚好靠近投影幕,但他却站起身面向媒体介绍他的成长经历和科研成绩。他介绍时站直身子,可要播放下一张幻灯片时又得俯身点桌上的鼠标,很不方便,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介绍和提问,他都是这样站直又弯腰,弯腰又站直。
他,是吴征镒的弟子
他当年考大学时,班主任说:“德铢啊,我看你比较文静,去学医吧。”他却抱着特别朴实的想法,填报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林学系。他说:“因为我们老家特别缺柴,说不定以后能帮家里解决烧柴的问题。”
“我个人的成长,应该特别感谢我的老师。”
大学一位老师知道他入学时外语基础几乎为零,学外语比较困难,就拿了300元给他。他花304元买了一个录音机,每天坚持听英语,听一遍不懂再倒回去听,直到能把每一个单词都准确地写下来为止。就是靠这个录音机和不懈的坚持,他把外语“搞定”了。
后来,他考取西南林学院(现在的西南林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跟着导师到野外采集竹子标本,期间整理的工作成果后来成了《中国植物志》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野外经验、没有观察力,呆在办公室里、停留在书本上是不行的。”
几年后,李德铢又考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继续深造,成了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
回顾成长历程,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些老师,没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他,希望开发一种便携式终端
科研上,他参与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截至2012年底,该库已收集和保存中国野生植物200科1744属8141种57618份种子,约占中国种子植物属的50%,物种的28%。
这是中国野生生物的“诺亚方舟”,历经十年完成。假如有一天地球上的野生生物遭遇毁灭性灾难,“诺亚方舟”里的种质资源将能用于恢复种群。
不仅如此,种质库还帮助森林公安鉴别出几车木屑原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对昆明市公安局截获的一批10吨疑似罂粟种子及其活性进行鉴定,协助侦破非法持有罂粟籽案。
由于师承吴征镒院士,李德铢一直以来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和植物地理学研究,参与编撰了《云南植物志》、《中国植物志》及其英文修订版《Flora of China》。基于植物分类和植物志编研实践,他提出了新一代植物志iFlora理念,将植物分类研究引入了新阶段。去年,新一代智能植物志iFlora就已启动,下一步将要结合植物DNA条形码的研究,可以用手机下载安装并使用。
他说:“将来,希望开发出一种便携式终端,在野外人人都可以对看到的植物进行鉴定。”
他,梦想静下来写一本书
科研上不断取得成绩,让他走上了管理岗位。1997年9月,他开始担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年被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聘为荣誉研究员。2005年10月起至2014年7月任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近期又被任命为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
从担任行政职位以来,他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和精力就被管理性事务占用了。作为一位学者,如何兼顾行政性工作与研究业务工作,成了他的“哥德巴赫猜想”难题。
2005年,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搞活动,作为副所长的他,裤脚还挽着,衣服鞋子上沾着泥巴,就这样站到主席台上讲话。
他一直希望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做研究,自认为不是一个好所长,却自信是一个好的学者。
“我觉得人的梦想是不断变化的。我现在的梦想是能静下来写一本书,能一直被印刷发行,为后人所使用参考。”
张寅 谢炜 熊燕 杨质高(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