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9日,子午工程项目建设经理部在合肥组织召开子午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位验收评审会。验收组由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家以及子午工程项目建设经理部总经济师、总体技术负责人、数据与通信系统负责人、档案管理负责人等成员组成,吴季总经理担任验收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窦贤康、朱长天副校长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子午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总结报告,现场考察了子午工程合肥激光雷达、中国科大节点站的运行状况,并针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项目建设过程、固定资产统计、财务审计状况、档案归档情况以及数据汇交情况全盘考核,审核了单项验收结论、审计结论、档案审查结论、以及监测设备数据评估报告。经审核后会议确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经完成全部建设合同的内容。
子午工程是“十一五”期间率先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七个部委、十二家单位共同承担,采用“3+12”(3大系统、12家共建单位)的管理模式。各共建单位的单位验收是基于各自承担的单项验收完成后分别开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继XX预报保障平台之后第二个完成单位验收的共建单位,下一步计划于六月底前完成重点监测设备验收,七月底前相继完成其余十家共建单位验收,随后将进行子午工程系统联合试验以及空间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与通信系统、研究与预报三大系统验收,十月份进入国家正式验收的申请程序。
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管科研项目的朱长天副校长代表校方感谢子午工程项目建设经理部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支持,同时校方保证将对学校承担的子午工程建设项目今后的运行给予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子午工程项目建设经理部主管光学系统的副总工程师窦贤康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担子午工程建设项目的完成表示祝贺,并表示今后要实现子午工程光学监测设备间协同观测和数据比对,以及跨系统间协同观测,做到数据共享,促进科研成果产出。
最后,子午工程项目建设经理部总经理、空间中心主任吴季对学校在克服各种困难后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子午工程要充分发挥链网作用,不仅要实现子午工程各系统间和跨系统间的协同观测,还要加强与国际上同类设备的联合观测,努力实现数据的共同标定与比对,使子午工程发挥更多的效益,为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图1 子午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位验收评审会现场
图2 吴季总经理实地考察监测设备
(子午工程信息员刘正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