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项目建设经理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子午工程研究与预报系统预验收评审会议。会议由子午工程总工程师、中科院空间中心副主任王赤研究员主持,子午工程科技委员会主任魏奉思院士任验收专家组组长。来自中科院高技术局、地质地球所、空间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以及赛迪监理公司代表参加了会议。
验收专家组首先听取了子午工程研究与预报系统的工作总结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听取了系统测试结论和文档审查结论;接着进行了现场验证性考察,实地参观了子午工程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与,现场观摩了中科院空间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三家单位的联合会商过程以及全球MHD模拟结果的三维可视化过程;随后,专家组从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接口、运行状态等方面进行了核查和讨论。会议认为,子午工程研究与预报系统完成了初步设计要求的建设任务,系统目前运行正常,一致同意通过预验收。
研究与预报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科学运行分系统、研究建模分系统和预报服务分系统三个分系统,由中科院空间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三家单位联合建设。该系统按照《子午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依次通过了三个分系统的测试、验收,系统测试大纲评审、内部测试和现场测试等重要过程,是在子午工程所有节点站、大部分空间环境监测设备通过了测试验收的基础上、继数据与通信系统之后又一个通过系统级预验收的系统。子午工程三大系统联合测试之后,将由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对子午工程三大系统进行验收。
研究与预报系统的建设完成实现了对子午工程有关空间环境监测、研究、预报和服务诸方面工作的高效、有序的宏观管理;开展了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和方法的研发工作,为国内外空间科学专家进行合作研究提供了必备的工作平台;空间天气预报服务和预报保障平台具备了为相关业务部门提供数据接口和预报产品的能力。该系统将为整个子午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将子午工程的协调监测能力与科学管理能力、研究建模能力和预报保障能力转化为科学产出,充分发挥子午工程的科学、社会和经济效益。
(供稿:子午工程项目办公室,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图1 子午工程研究与预报系统预验收评审会现场
图2 专家组实地考察子午工程专用高性能计算平台与空间天气网格系统
图3 子午工程研究与预报系统联合会商
图4 专家组现场观摩空间天气事件模式运行流程与3D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