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解决卫星遥感数据存档难题(011128)
时间 : 2001-11-28     

据《科学时报》11月28日讯 我国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及存档更加现代化了。由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主持完成的“卫星遥感数据存档介质转换与处理系统”实现了P&G和FW两种高密度磁带机记录的存档数据的实时回放、同步码检测、实时移动窗显示和新介质存档、下行数据的实时记录与存档、数据处理、用户网络查询与检索等功能,使我国自1986年以来存档的惟一一部较为完整的卫星数据档案得以长期保存及使用,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农情监测、水灾监测等许多遥感应用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和信息服务,监测的城市数目从项目完成前的10多个发展到67个。这是记者日前在该院主持召开的中科院大科学工程运行装置改造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了解到的。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重要任务是承担国家交付的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遥感卫星数据。该站于1996年引进并运行的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采用老式高密度磁带作为卫星遥感数据的记录存档介质。这种高密度磁带体积大,保存期一般在10年左右。而与之配合使用的高密度磁带机也已逐步老化,不但易损件更换越来越困难,而且当其完全更新换代后,记录在高密度磁带上的我国惟一的宝贵的原版数据有可能再也无法读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需要尽快更换存档记录介质。介质更换的同时伴随数据记录格式的转换,需要同时建立新的数据格式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检索浏览系统。在财政部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该站开展的“卫星遥感数据存档介质改造与处理系统”研制项目圆满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

 

该系统自1999年10月投入运行两年来,工作一直正常。现已转录高密度原版带3500盘,预计两年内可以完成全部存档数据的转换工作,并重新建立完整的数据档案库。目前该系统已成为该站数据处理的主系统,两年来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的Landsat-5和SPOT卫星数据产品基本上由此系统生成。

 

http://www2.cas.cn/html/Dir/2001/11/28/47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