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3日 星期

双波长高空探测激光雷达通过专家验收(050911)
时间 : 2005-09-11     

2005年9月11日,由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等单位研制成功的用于探测太阳剧烈活动与空间灾害天气的“双波长高空探测激光雷达”通过了专家验收。该项专利技术被选定为子午工程高空探测激光雷达台站的共同方案。

大气和空间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其中探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30~110公里范围中高层大气和低电离层探测技术的发展一直较为薄弱。对原位探测而言,这一层段对气球探空显得太高,对卫星探测又显得太低;对遥感探测而言,这一层段对地面的无线电遥感大多属于盲区,而卫星从上向下的被动光学遥感又存在分辨率和精确度方面的缺点;于是,火箭探空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但从成本等因素考虑,这显然不是一种常规探测手段。而激光雷达的出现为克服这一困难局面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高层大气和低电离层是日—地关系链中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中高层大气和低电离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太阳活动对中高层大气和低电离层中的许多物理、化学和动力学过程,以及与其相邻的上下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中高层大气和低电离层的各种特性,是日—地关系链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向更高空间的扩展,特别是航空和航天飞行技术的发展,需要更系统地了解中高层大气和低电离层的信息,因此中高层大气与低电离层的研究也具有实际的应用需求。

“双波长高空探测激光雷达研制”为国家“973”项目“太阳剧烈活动与空间灾害天气”中的设备专项研制之一。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在已研制成功的瑞利散射(30~70公里)和钠层荧光(80~110公里)两种激光雷达的基础上,通过攻关解决关键技术及将原有技术升级改造成一种双波长高空激光雷达,实现对30~110公里中高层大气和低电离层段的同时、连通性探测。该双波长高空探测激光雷达研制成功后,将为我国研究中、高层大气及低电离层提供连续、实时、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数据。

专家组认为,双波长高空探测激光雷达研制中解决了二次倍频余光复用、双光纤焦面分光、高空收发整机联调等关键技术,从而将瑞利散射和钠层荧光两种机制融入一台激光雷达中,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两段高度的同时探测,扩展了探测范围。其技术方案先进、可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初步试运行的结果表明,该双波长高空探测激光雷达运行可靠、性能良好,为中高层大气的探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4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010-6859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