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不断发展的大科学时代,我国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以全球眼光审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进一步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性、区域性科技合作,探索多边和双边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式、新手段、新途径,努力提升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推动我国科技走向世界、接轨国际。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大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大工程、大投入、大风险、大协作。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趋势日益明显。大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高度协调的科学。
20世纪以来,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扩大,一种新的科学模式横空出世,就是将大批科学家以社会建制的形式组织起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围绕一个共同的科学目标开展研究,大科学工程由此登上科学的舞台。“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堪称大科学时代的标志性工程。
就拿“人类基因组计划”来说,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6个国家上万名科学家共同参与,投资达30亿美元。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大科学研究项目,“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医学、生物技术、制药工业、社会经济、生物进化研究的推动作用无疑也是巨大的。大科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并且与国家的长远利益、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密切相关。
由于大科学工程需要巨额投资,且具有投资效益的长期性和高风险性,势必要求开展国际合作,由不同国家的政府共同投资,分担风险,共同获益,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究。因此,世界各国的大科学国际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领域最大规模的科技合作项目,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抗衡苏联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而提出来的。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上一些投资大、风险高而一个国家又无力承担的大科学研究项目逐渐走向国际合作。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航天局、加拿大等共同建造,计划耗资将超过630亿美元。组建完成后,总重量约420多吨,总面积有一个足球场这么大,可居住6至7名航天员,建成之后计划运行10年。
与国际空间站相媲美的是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这一位于瑞士和法国边境地区的世纪大科学工程,旨在模拟宇宙大爆炸发生时的状态,有助于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起源之谜。对撞机包含了一个圆周为27公里的圆形隧道,位于地下50至150米深处,已耗时20年,耗资数十亿美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科学家参与其中。
继国际空间站之后最大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要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建造。目前,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参与受控核聚变的研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建造了几百个实验装置,从事研究的科技人员达12000多人,每年所需经费超过20亿美元。2006年2月,该工程参与各方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作出决定,将于2013年前在日本、西班牙、法国或加拿大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热核反应堆。
这些大科学工程本身就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综合体现,也是各国展示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参与大科学工程的国际合作步伐不断加快,不仅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而且派出了20多名科学家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制造出该工程两个核心装置之一的阻性板探测器,为该工程作出了1%的贡献,但中国科学家可以平等地享用对撞机产生的100%的数据。
特别是中国积极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工程,中国科学家的出色工作,受到国际同行的普遍赞誉。中国于2006年2月正式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工程。近年来,我国托卡马克研究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2006年10月,由英、德、美、俄、法和印度等国家聚变研究单位和“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等国际组织的25位全球聚变研究权威会聚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称中国国家大科学工程“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实现稳态运行、具有全超导磁体和灵活的冷却结构的“托卡马克”(即能装几千万、几亿摄氏度高温的聚变物质的装置)。该装置的研究成功,可为我国与欧、美、日等国筹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提供直接经验和基础。
在不断发展的大科学时代,我国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以全球眼光审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进一步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性、区域性科技合作,探索多边和双边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式、新手段、新途径,努力提升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推动我国科技走向世界、接轨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