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高阶体制高码率星地通信地面技术实现国内最高X频段单通道星地通信码速率

    2025-06-13

    空天院与北京融为公司联合提出了微波技术下的高阶体制高码率数据传输方案,能够在最大限度复用现有地面资源设备、不过多增加系统硬件复杂度的情况下,通过调制解调器等地面系统关键设备的技术能力升级,实现星地数据传输码速率的大幅提升。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联合北京融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融为公司)在空天院丽江站开展了面向新一代高阶高通量星地数传系统的高阶体制高码率星地通信地面技术实验,通过在地面模拟卫星数传发射,成功实现了X频段单通道最高2100Mbps@128QAM(128正交幅度调制解调模式下,可以实现每秒2100兆比特的通信码速率)的高通量数据通信,将微波通信码速率提升了75%,为当前国内最高的X频段单通道星地通信码速率。随...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西南站接收系统维修改造”项目通过验收

    2025-04-22

    3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西南站接收系统维修改造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3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西南站接收系统维修改造”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此次工艺验收和财务验收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重大设施处组织。会上,专家组听取项目负责人的项目工作报告,查阅项目相关文档,分别对项目研制过程及功能和性能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质询。验收专家组进行了现场工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均达到任务书要求。财务专家现...

    我国为伊朗洪涝灾害提供卫星数据援助并面向全球共享

    2019-05-14

    今年3月,伊朗境内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并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造成超过70人死亡、近800人受伤的严重损失。灾情发生后,应伊朗国家地震工程协会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援助请求,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 第一时间启动ChinaGEOSS灾害数据应急响应机制。

    今年3月,伊朗境内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并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造成超过70人死亡、近800人受伤的严重损失。灾情发生后,应伊朗国家地震工程协会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援助请求,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 第一时间启动ChinaGEOSS灾害数据应急响应机制。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作为共享平台主运维单位,全程主持了本次数据援助工作。其中,面向各分中心和我国主要卫星数据服务单位发布...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推出新型地表反射率产品

    2019-03-13

    近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以下“地面站”)科研团队凭借自研的地表反射率全要素一体化自动反演系统,将存档的Landsat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成功研发并推出中国全境全要素地表反射率产品。地表反射率(对于热红外波段,则为地表温度)产品是开展遥感土地利用分类、长时序地表覆盖变化检测等应用的基础。为得到精确的地表反射率,需综合考虑传感器辐射定标、大气散射和吸收、地形起伏以及地表二向反射(Bidirectional Reflectanc...

    科技救灾工作入选“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

    2019-01-07

    2019年1月7日,科技救灾工作入选“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座谈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汶川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组织召开,应急管理部副司长尹光辉,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张晓宁,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蔡榕,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忠明,党委副书记张国庆以及工作组成员80余人出席会议。座谈会由工作组时任组长郭华东院士主持。郭华东院士回顾总结了2...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发布首幅全球30米分辨率火烧迹地分布图

    2018-05-16

    近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何国金研究团队经过科技攻关,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全球30米分辨率火烧迹地产品(global annual burned area map,GABAM)。

    近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何国金研究团队经过科技攻关,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全球30米分辨率火烧迹地产品(global annual burned area map,GABAM)。火烧迹地是全球及区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等研究所需的重要参数之一,卫星遥感技术则为快速获取大区域火烧迹地空间分布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国际著名机构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已发布各种基...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为四川九寨沟地震灾害监测提供数据支持与保障

    2017-08-10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以下简称“地面站”)在第一时间紧急开展了地震灾区遥感监测的数据保障工作。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以下简称“地面站”)在第一时间紧急开展了地震灾区遥感监测的数据保障工作。截至10日上午12点,地面站成功接收了高分二号、高分三号和高分四号卫星的地震灾区观测数据,数据接收成功率100%;紧急提交了法国PLEIADESA-1A/1B卫星对地震灾区的数据获取申请,将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分辨率为0.5米的灾区卫星影...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为云南鲁甸地震灾害提供数据接收保障(140807)

    2014-08-07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根据紧急任务要求,对资源三号和高分一号等多颗高分辨率卫星的灾区数据接收提供了重点数据接收保障。截止8月7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已成功接收8月4日资源三号卫星和8月5日高分一号卫星的灾区遥感数据,并在第一时间将数据传送给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进行后...

    遥感地球所开展澳大利亚山林火灾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131025)

    2013-10-25

    近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生严重山林火灾,大火持续数日仍难以控制。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接到我驻澳使馆“澳方希我提供救灾协助”的通知。遥感地球所迅速响应,组织科技人员立即开展遥感监测与评估工作。利用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接收站接收的中国“环境一号A”卫星CCD影像,遥感地球所科技人员对悉尼周边地区火灾地点、范围、走势等进行了初步解译、评估,并于22日凌晨...

    遥感地球所开展甘肃地震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130722)

    2013-07-22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立即启动灾害应急响应,完成了SPOT-4、SPOT-5、THEOS卫星的震区历史数据生产处理,地震当天下午16:13开始实施网络共享,对于灾情评估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截至7月25日16:00,震前卫星数据下载共计5738人次,累计下载量87.79GB。与此同时,提交了THEOS、RADARSAT-2等卫星的紧急数据获取申请,并积极联系国内卫星用户单位,及时获取国内卫星数据...

    遥感地球所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为抗震救灾提供重大决策支持(130421)

    2013-04-21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启动遥感抗震救灾工作。20日9时50分,航空遥感飞机B-4101携带光学传感器从四川绵阳机场起飞,开始执行雅安地区地震灾情遥感监测任务。20日下午第一架次返航,获取地震灾区芦山、宝兴、邛崃等县市约5000平方公里,获取0.6米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约256G。同期,紧急完成了四川省雅安市地震灾区SPOT-5、LANDSAT-5、和SPOT-4等卫星的灾...

    对地观测中心成功接收我国首颗高精度立体测绘卫星图像数据(120111)

    2012-01-11

    2012年1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对地观测中心”)密云站成功接收“资源三号”卫星第一轨成像数据,并成功实现实时记录和大数据量光纤传输。在近十分钟内,共成功实现了56.6GB图像数据的接收。这是我国遥感卫星地面系统首次采用了双极化、高码速率技术接收卫星数据,标志着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接收技术跨上新的发展台阶。该卫星数据的成功“落地”,也为我国后续测绘等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应...

    对地观测中心开展舟曲县泥石流灾害遥感监测(100808)

    2010-08-08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获取了2010年4月15日灾前SPOT卫星遥感数据,并从总参测绘局获得2010年8月8日灾后航空遥感数据。利用上述数据,中心科研人员对舟曲县泥石流灾害进行了信息提取和对比分析。经由科研人员处理过的遥感图像,直观地显示出泥石流所流经和损毁区域。分析显示,舟曲县城主要遭受由北面罗家峪、三眼...

    对地观测中心开展大连油污遥感应急监测(100731)

    2010-07-31

    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输油管道起火爆炸,大约有1500吨原油流入海中,事故导致附近海域50平方公里受到污染。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对地观测中心”)在接到相关部门申请后,迅速与欧空局、加拿大MDA等国际卫星组织取得联系,提交了受污染海域的RADARSAT1/2、ENVISAT等卫星数据的紧急编程,获取并加急处理了大连受污染海域的卫星数据十余景。目前所有处理完成的卫星数据均已交付给有关部门,为油污的监...

    发挥空间科技优势 监测南方洪涝灾害(100719)

    2010-07-19

    2010年6月份以来,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对地观测中心)充分发挥空间科技优势,对我国南方发生的洪涝灾害进行持续监测。对地观测中心紧急与欧空局、加拿大MDA等国际卫星组织取得联系,从6月底至7月上旬获取并处理了南方灾区的RADARSAT1/2、ENVISAT等卫星数据近40景,为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对地观测中心科研人员利用获取的卫星遥感数据,对南方洪水灾害开展了遥感应急监测工作,重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