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 “拉索” )国际合作组,利用LHAASO全阵列两年的观测数据高精度测量了银盘甚高能弥散伽马射线辐射,揭示出相对于传统宇宙线模型预期的超出现象。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2月28日,以《Measurement of Very-High-Energy Diffuse Gamma-ray Emissions from the Galactic Plane with LHAASO-WCDA》为题,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 “拉索” )国际合作组,利用LHAASO全阵列两年的观测数据高精度测量了银盘甚高能弥散伽马射线辐射,揭示出相对于传统宇宙线模型预期的超出现象。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2月28日,以《Measurement of Very-High-Energy Diffuse Gamma-ray Emissions from the Galactic Plane with LHAASO-WCDA》为题,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宇宙线的起源和传播是物理学...
2025-02-18
以高显著性探测到脉冲星PSR J1740+1000的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区域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首次发现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的伽马射线辐射,对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的粒子输运机制提出了挑战,预示着尾部区域存在强劲的粒子加速过程。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英文LHAASO,简称“拉索”)以高显著性探测到脉冲星PSR J1740+1000的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区域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首次发现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的伽马射线辐射,对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的粒子输运机制提出了挑战,预示着尾部区域存在强劲的粒子加速过程。该成果于2025年2月7日在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The Innovation》(创新)上发表。该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24-09-30
通过精确测量太阳遮挡银河宇宙线而形成阴影随太阳活动的微小变化,首次实现了对日地间行星际磁场的每日监测,相对于地球附近轨道上卫星的监测结果提前3.3天捕捉到行星际磁场的变化,同时该结果也挑战了传统的行星际磁场模型,为空间环境研究和监测注入了新活力。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英文LHAASO,简称“拉索”) 通过精确测量太阳遮挡银河宇宙线而形成阴影随太阳活动的微小变化,首次实现了对日地间行星际磁场的每日监测,相对于地球附近轨道上卫星的监测结果提前3.3天捕捉到行星际磁场的变化,同时该结果也挑战了传统的行星际磁场模型,为空间环境研究和监测注入了新活力。该成果于2024年9月27日在中国百余名青年科学家联合创刊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创新》(The In...
2024-08-30
图中横轴表示的是AGN的甚高能伽马射线的辐射强度量级,纵轴表示的是其射电的辐射强度量级。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拉索)国际合作组首次发现低光度活动星系核(LLAGN)具有甚高能伽马光子辐射,从而证实低光度活动星系核能够将粒子能量提高至少到太电子伏特(万亿电子伏特)的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of Very High Energy Gamma-Ray Emission from the Low-luminosity AGN NGC 4278 by LHAASO”为题于2024年8月20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发表。活动星...
2024-08-20
经细致分析,拉索没有发现不同能量光子的到达时间存在时间差,既没有发现低于光速的亚光速,也不存在更快的超光速现象,从而对洛伦兹不变性破缺做出了严格限制。
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拉索)国际合作组利用迄今最亮伽马暴GRB 221009A的高能辐射对洛伦兹不变性破缺进行了严格检验。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8月15日以“Stringent tests of Lorentz invariance violation from LHAASO observations of GRB 221009A”为题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并被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网站特别报道(Featured in Physics)。 图1:量子化时空的“泡沫化”结...
2024-08-12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合作组对重暗物质粒子所产生的高能伽马射线信号进行搜寻并给出暗物质粒子性质最严格的限制。该研究成果“Constraints on Ultraheavy Dark Matter Properties from Dwarf Spheroidal Galaxies with LHAASO Observations”于2024年8月7日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并被选为编辑推荐论文。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合作组对重暗物质粒子所产生的高能伽马射线信号进行搜寻并给出暗物质粒子性质最严格的限制。该研究成果“Constraints on Ultraheavy Dark Matter Properties from Dwarf Spheroidal Galaxies with LHAASO Observations”于2024年8月7日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并被选为编辑推荐论文。 LHAASO实验对重暗物质粒子产生的信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可以覆盖从一电子伏特到一...
2024-07-18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正式发布了W51复合区域高能伽马辐射的精确测量,认证其为超高能宇宙线加速天体,并获得其加速宇宙线最高能量极限证据。相关成果于2024年7月16日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拉索国际合作组完成。高能所副研究员李哲、方堃、刘成,以及来自罗马第一大学的Silvia Celli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W51区域是银河系中最大、...
2024-04-01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高精度测量了0.3到30拍电子伏范围内的宇宙线能谱和平均对数质量,发现“膝”区宇宙线平均对数质量谱上存在“肘“状结构。该成果“Measurements of All-Particle Energy Spectrum and Mean Logarithmic Mass of Cosmic Rays from 0.3 to 30 PeV with LHAASO-KM2A”于2024年3月26日以编辑推荐(Editors’Suggestion)亮点文章(Featured in Physics)的形式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上在线发表。该工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拉索国际合作组完成,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恒英博士、何会海研究员以及山东大学冯存峰教授。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高精度测量了0.3到30拍电子伏范围内的宇宙线能谱和平均对数质量,发现“膝”区宇宙线平均对数质量谱上存在“肘“状结构。该成果“Measurements of All-Particle Energy Spectrum and Mean Logarithmic Mass of Cosmic Rays from 0.3 to 30 PeV with LHAASO-KM2A”于2024年3月26日以编辑推荐(Editors’Suggestion)亮点文章(Featured in Physics)的形式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4-03-04
2024年2月27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第一期伽马射线源星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上正式发表。该星表包含90个甚高能伽马射线源,其中32个为新源,显著提高了甚高能伽马射线源的数量,还包含43个超高能伽马射线源,将人类已知超高能伽马射线源数目进一步提升了3倍,这是成为揭示高能宇宙线起源的最佳候选天体,并揭示了脉冲星风云是银河系内高效的超高能马射线辐射体。该文章初稿...
2024-03-01
2月29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该进展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量子、天文、化学能源等科学领域。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院士领导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拉索”,英文LHAASO)国际合作组发布的重大进展--“拉索”发现史上最亮伽马暴的极窄喷流和十万亿电子伏特光子--入选。
2月29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该进展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量子、天文、化学能源等科学领域。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院士领导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拉索”,英文LHAASO)国际合作组发布的重大进展--“拉索”发现史上最亮伽马暴的极窄喷流和十万亿电子伏特光子--入选。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自2005年启动已成功举办19届,本次活动由国家自...
2024-02-26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了一个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历史上首次找到能量高于1亿亿电子伏的宇宙线的起源天体。该成果于2月26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上正式发表。该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组完成,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臻,山东大学和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高川东,高能物理研究所李骢副研究员,南京大学柳若愚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睿智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了一个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历史上首次找到能量高于1亿亿电子伏的宇宙线的起源天体。该成果于2月26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上正式发表。该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组完成,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臻,山东大学和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高川东,高能物理研究...
2023-11-16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正式发布了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简称“伽马暴”,编号GRB 221009A)的高能伽马辐射的精确能谱,该结果挑战了传统的伽马暴余辉的标准辐射模型,揭示出宇宙背景光在红外波段强度低于预期。同时,该能谱为检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适用范围、探索暗物质候选粒子——轴子等新物理研究方面提供了重要信息。相关结果于北京时间11月16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拉索国际合作组完成。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正式发布了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简称“伽马暴”,编号GRB 221009A)的高能伽马辐射的精确能谱,该结果挑战了传统的伽马暴余辉的标准辐射模型,揭示出宇宙背景光在红外波段强度低于预期。同时,该能谱为检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适用范围、探索暗物质候选粒子——轴子等新物理研究方面提供了重要信息。相关结果于北京时间11月16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
2023-10-09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领衔的分析团队利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观测数据,测量了来自银盘的超高能段(10 TeV - 1 PeV)弥散伽马射线辐射。这是目前在超高能段对银盘面进行的最精确的测量,并且是世界上首次在该能段对外银道面区域给出测量结果。该研究成果以Measurement of ultra-high-energy diffuse gamma-ray emission of the Galactic plane from 10 TeV to 1 PeV with LHAASO-KM2...
2023-06-09
约20亿年前,一颗大质量恒星发生了爆炸。爆炸物与周围环境碰撞所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在去年10月9日,抵达位于四川省稻城县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也就是“拉索”的视场范围。对这场“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观测结果的最新研究成果于今天(6月9日)在线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拉索”以超过250倍标准偏差的高显著水平观测到了伽马射线暴GRB 221009A的爆发。伽马射线暴是宇...
2023-06-09
一颗质量是太阳20余倍的“超级太阳”恒星,在约20亿年前其核聚变燃料燃烧殆尽,在坍缩的瞬间引发了巨大的爆炸火球,产生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以下简称伽马暴)。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径直飞向地球,最终于2022年10月9日晚上21时20分50秒刚好抵达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的视场范围,在这场万年难遇的天文现象中,约6万多个伽马光...